旅游线路
一、课程背景
2016年12月2日,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其中明确要求,中小学要将研学旅行活动纳入教学计划。2017年初,教育部在《教育2017年工作要点》中专门强调“推动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,启动研学旅行营地建设工作。” 为落实教育部精神,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,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结合贵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有关要求和学科教学需求,我社决定为贵校设计主题为“感悟历史 传承经典 践行文明”的研学旅行活动。
二、课程实施
1、研学主题
此次研学旅行主题为“感悟历史 传承经典 践行文明”,充分利用基地丰富的非遗资源,以非遗文化的了解和制作为基础,以学生参观、调查、研究、角色体验等形式为主,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本地实际整合开发课程,培养学生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、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。
2、组织形式
学校组织研学旅行前,请召开家长委员会议,充分研究我基地提供的研学课程活动方案以及详细计划和收费标准,确保各项工作公开、透明。
3、统一管理
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,在体验中学习、锻炼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、自理自立、互勉互助、艰苦朴素、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和精神。研学期间安排集体参观、集体就餐、集体学习等活动,杜绝铺张浪费。
4、确保安全
在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前,要针对活动内容专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,做好安全保障措施,把活动可能的安全风险告知学生和家长,安排学校领导、教师具体负责组织研学旅行活动,我基地也会提供完善的安全手册,并做好全程安全管控和应急预案。
三、课程内容
1、知识课程:参观莲峰云海研学基地、博物馆等相关项目
2、实验课程:对非遗文化体验、现场制作等课题进行探究
3、考察课程:深入莲峰云海研学基地,全面了解基地的历史及文化特色
4、体验课程:体验非遗,感受氛围,探讨非遗制作的常识
5、交流课程:与非遗传承人、社团组织交流互动,共建协同成长的氛围
6、团建课程:通过研学活动实现学生的团队意识、思想成长和个人提升
四、课程对象
实施学段:四年级及六年级 , 安排共四个课时
五、课程亮点
1、知识导览:莲峰云海研学基地··莲峰云海博物馆··非遗大舞
台··丛林穿越户外体验区··龙溪茶社。
2、能力亮点:通过小组合作,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;通过问题引导,锻练学生学生学生将学科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;通过竞赛,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。
3、情感价值亮点:亲身感受、接触中国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教育中心, 具体了解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,并将其传承下去,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。
六、课程目标
开拓文化视野 增长非遗知识 提升自律能力
学会团队合作 培养创新意识 传承优良传统
七、研学过程
第一天上午入住酒店。团队集结 ,破冰活动,分组组织会议,开启研学旅行活动。莲峰云海基地依托国家4A级景区,主题为民俗文化及徽派建筑文化于一体。
第一天下午参观民俗文化展示区
第二天非遗文化体验及丛林穿越拓展相关活动
课程1:
入住莲峰云海研学基地,中餐后走进非遗文化大课堂,体验非遗文化氛围。
课程2:
上午跟非遗传承人学习制作非遗文化作品,了解和交流团建文化。中餐后研学闭营仪式根据本次研学主题,举行一个闭营仪式,带领学生回顾本次研学之旅的过程,分享和总结本次研学的心得,选出表现出色的营员和小队,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,返回各自的学校和温馨的家中。
研学点
整个研学活动贯穿其中,在最美的时候,争做非遗小传人,尽显青春朝气,扬我中华文明。
研学问答
1、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?
2、你对学校生活有怎样的认识?
3、参观莲峰云海研学基地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人和物是什么?你为什么会有这样深刻的印象?
4、论沟通交流、语言组织的重要性?
5、参观了非遗文化,谈谈你对非遗文化历史有了怎样的认识。
6、你参与非遗文化产品的制作,请查一下资料,说说你的感受和建议。
7、游览了基地,你对丛林穿越的户外拓展有什么建议和感受?
8、通过制作和了解非遗文化,你对“怎样做好非遗文化传承”的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和建议?
八、课程评价
1、评价形式:采用自评、互评等多样化的评价、方式,由教师、学生等从多角度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评价。
2、评价方式 :活动结束后,个人、班级、学校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,通过调查问卷、观察法、自评、互评、主题班会展评等方式进行评价。
3、评价内容 :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;课程实施过程的活动情况。
4、评价结果: 评选出优秀研学成果、优秀小组、优秀个人;通过班会、学校宣传栏、专题展览等形式进行展示。
九、服务场地及收费标准
产品研发课程化 采购体系标准化
服务保障精细化 研学导师专业化 安全保障立体化
研学接待活动场景及研学师资
- 下一个:爱国主义红色主题教育1天课程